- 概要
- 历史
- 地理
- 经济
长清是省会济南的新区,总面积1178平方公里,辖7个乡镇、4个街道办事处、613个行政村、53万人。
长清是正在崛起的西部新城。地处济南市西南部,东依泰山,西滨黄河,京沪铁路、104、220国道、104省道及京福高速公路、正在建设的济菏高速公路纵贯南北,形成了“六纵三横”的交通网络,成为连接京津唐、长三角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。2001年6月撤县设区,结束了1400多年县建制的历史。 2003年6月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确定了济南“东拓、西进、南控、北跨、中疏”的城市发展总体战略,其中“西进”是指加快开发以济南经济开发区、大学科技园和长清主城区为主的“西部片区”。在此基础上,我们确定了“两轴五组团”的城市发展空间结构,即以自然山体、水系和交通走廊为主线,进一步细划为长清主城区、大学科技园区、经济开发区、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五峰山旅游度假区五个功能不同、风格迥异的城市组团,从而形成沿经十路连接经济开发区和长清城区的经济、社会、生态、城市发展轴;沿104国道连接大学科技园区和五峰山旅游度假区的高等教育、文化旅游、休闲居住发展轴,建成有利于高等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高等教育示范区,有利于人才、资本要素聚集和技术产品扩散的现代化产业带,有利于生活居住、商贸物流和旅游、休闲、度假,融山、水、绿、城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。目前,“五个组团”规划面积达160平方公里,形成了布局合理、功能完善、优势互补的现代化城市新区,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。
长清是成长力旺盛的科教文化新区。济南是山东省高等院校最集中的城市,是渤海湾最具人文优势的核心腹地。新建的大学科技园是一个引领济南高校扩张,具有生态、旅游、高教、科研、新城功能的城市新区,把高等教育集聚发展与城市拓展方向和新城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,打造中国特色、国际一流的文化产业园区,成为汇聚高科技人才、现代化产业及科研、信息和学术的交流中心。依托技术创新机制、信息网络、科技成果、人才培养、科研开发和生产制造,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核心,建成智力密集的科研教育、创新孵化、科技成果转化基地。依托大学的科教优势,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,发展高效益、高创汇、高科技产业。科技人才与科技产业互动发展,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智力支持,同时高新技术产业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,两者优势互补、共同发展。高技术产业研发平台、与国际接轨的三大研发基地,为IT产业、生物医药、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一流发展环境。
长清因境内齐长城和清水而得名。
明代洪武年间,县内居民多元末土著,行政区划设置里甲。永乐年间,徙直隶、川陕等地居民来??制,至道光年间,全县划为4仓44里,辖1018个村庄。
民国成立后,1921年划全县为10个区71里,辖912个村庄。民国20年(1931年)取消里制,旧区名称改为第一至第十区,区内村庄划分为乡镇闾邻,共有31镇、184乡、3618闾、17377邻。民国23年(1934年),全县划为10个区、184个乡、31个镇。
1939年6月,成立长清县抗日民主政府后,辖12个区。1941年,为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,划长清为峰山、长清两县。黄河以东的峰山县,划为峰山第一至第八区,耀南区(1940年6月成立,1941年12月撤消)和第十区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于1946年改峰山县为长清县,改长清县为河西县,长清县的区域范围与原峰山县相同。
1949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长清县划为11个区、94个乡。1950年,长清、河西两县合并统称长清县,全县划为17个区,黄河以东划为第一至第八区和第十七区9个区;黄河以西划为第九至第十六区8个区。
1952年11月,并17个区为15个区。1956年,将长清县所属黄河以西1个区,划归齐河县,全县改为1个镇、11个区、94个乡。
1957年调整为1个镇52个乡。
1958年,将全县改划为18个乡镇。同年,人民公社化运动中,取消乡镇成立人民公社,全县设10个人民公社。
1959年2月,张夏、崮山两公社合并为张夏公社,全县设9个公社。
1959年10月,撤消长清县,原孝里公社划属平阴县,双泉、马山、五峰公社划属平阴县,其余各公社划入历城县。
1961年5月,恢复长清县建制。
1962年,五峰、马山两公社合并为马山公社,全县共设8个公社。
1976年8月,恢复崮山公社和五峰公社,全县共设10个公社。
1982年2月,将全县划为1个镇9个人民公社。
1984年2月,撤消人民公社,全县划为9个区、1个区级镇、31个乡、5个乡级镇、610个村民委员会、743个自然村。
1985年,区划调整时,设立武家庄乡,全县划为7个镇、4个乡,共有611个行政村。
1995年4月,撤消马山乡、五峰山乡,同时设立马山镇、五峰山镇,全县共辖9镇、2乡、613个行政村。
2001年6月26日,撤消长清县,设立济南市长清区,辖长清、平安店、归德、孝里、马山、五峰山、万德、张夏、崮山9镇和双泉、武家庄2乡、613个行政村。
该区地势东南高,西北低的倾斜地势,由东南向西北依次是山区、丘陵、山前平原和黄河洼区,有“八山一洼一平原”之称。区内土质主要为棕壤土、褐土和沙风土。
长清地处泰山隆起边缘。
境内河流较多,主要有黄河,南北大沙河水系,还有玉符河、清水沟等河流。
该区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山东内陆,距渤海、黄海较远,东面又受胶东丘陵和鲁中南山区阻隔,故呈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。气候四季分明,春季气候升温较快,多干旱;夏季炎热多雨;秋季天高气爽;冬季漫长、寒冷、少雨雪。年平均气温13.8度,年平均降水量623.1毫米。
长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,东部山区“三砂五石”(青砂、红砂、黄砂和花岗石、木鱼石、大理石、石英石、钾长石)量大品优,其中花岗石有24个品种,储量在200亿立方米以上,具有保健功能的稀有木鱼石、墨玉工艺品深受中外客商的青睐。水资源异常丰沛,可利用水资源3.2亿立方米,其中地下水含量约为1.8亿立方米,加之泰山山脉水系、长孝水系和黄河水资源,构成发济南市重要水源地。森林覆盖率较高,林木覆盖率高达30%以上。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甘薯,主要畜禽产品有猪、牛、羊鸡,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、元葱、甘蓝、无核葡萄、中华寿桃、泰山白梨、玉杏、核桃、板栗、柿子等。各种名、优、稀、特产品及传统工艺品更是琳琅满目。
境内物产资源十分丰富,粮、油、菜、瓜、果、肉、禽、蛋、奶、鱼等农副产品种类齐全,矿产资源有煤、金、铜、铝、磷、铁等,特别是石材资源比较丰富。“三砂五石”(红砂、黄砂、青砂、花岗石、大理石、木鱼石、石英石、钾长石)储量分别在10亿吨和300亿立方米以上,其中花岗石有24个品种,储量达200亿立方米以上;具有保健功能的稀有木鱼石储量达1亿立方米以上,现已加工制作成上百种保健工艺品,素有“建筑建材之乡”之称。
改革开放以来,长清经济发展迅速。工业门类齐全,共有工业企业2451 家,其中涉及电子、机械、建材、化工、食品、纺织等多行业。通过择优扶强,骨干企业规模进一步壮大,年销售收入 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3家。主要产品包括:汽缸 、大输液、花岗石板材、锅炉、散热器、美发、高低压开关柜、水泥、等200余种,有六大类20种产品,通过各种渠道销往国际市场。主要产品年生产能力:汽缸 150万套,优质花岗石板材 100万平方米,特种铸管5000吨,锅炉1000台,炊暖炉 5万台,打火机2亿只。先进的加工设备、巨大的生产潜力、灵活的经营机制,为中外客商投资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,吸引了众多中外客商来长清投资兴业。到目前为止,全区共引进项目489项,总投资80亿元,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7项。2004年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。初步核算,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.3亿元,比上年增长18.6%,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16.1亿元,增长14.1%,第二产业增加值45.4亿元,增长20.6%,第三产业增加值27.8亿元,增长17.5%。人均生产总值16684元,可比增长18%。生产总值按在地统计原则初步核算数为91.2亿元,同比增长14.3%。
经济运行质量提高。全区社会劳动生产率32183元/人,增长18%。各项税收总额3.35亿元,增长34.2%,高于GDP增幅15.6个百分点,占生产总值的比重3.75%,提高0.47个百分点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末的19:49.7:31.3调整为18.1:50.8:31.1,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.1个百分点。非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48.2 亿元,比上年增长22.9%,其中个体私营增加值29亿元,增长26.7%,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3.9%和32.4%。非公有制经济全年实现税收2.76亿元,比上年增长40.2%,占全部税收的82.3%。固定资产投资率为60.8%,提高16.2个百分点;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26.35%,提高4.06个百分点。